鲍信在先前,就劝袁绍要突袭董卓,袁绍这时候畏首畏尾,不敢进攻董卓。鲍信十分失望,又回到乡里去了。也许是因为袁绍的懦弱,让鲍信独树一帜,选择了相信曹操。曹操也对鲍信的赏识十分高兴。
《三国志·董卓传》:先是,进遣骑都尉太山鲍信所在募兵,适至,信谓绍曰:“卓拥强兵,有异志,今不早图,将为所制;及其初至疲劳,袭之可禽也。”绍畏卓,不敢发,信遂还乡里。
《魏书》:时绍众最盛,豪杰多向之。信独谓太祖曰:“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君也。苟非其人,虽强必毙。君殆天之所启!”遂深自结纳,太祖亦亲异焉。
(资料图)
王匡字公节,是一个十分豪气的人,《英雄记》就对他持积极的评价。也因此,结识了名士蔡邕,但蔡邕在给董卓上表的时候,称呼自己的这位朋友为逆贼。
《英雄记》:匡字公节,泰山人。轻财好施,以任侠闻。
谢承《后汉书》:匡少与蔡邕善。
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今月十八日,臣以相国兵讨逆贼故河内太守王匡等,屯陈破坏,斩获首级,诣朝堂上贺。
刘岱字公山。程昱曾经是他的手下。他的弟弟名叫刘繇,是孙策的敌人。另外,曹操也有个部将名叫刘岱,和这个刘岱是两个人。证据是曹操部将刘岱是沛国人,我们说的这个刘岱是东莱人,太史慈的老乡。沛国刘岱曾经攻打刘备,被刘备打败后还被嘲讽。
《三国志·程昱传》:岱乃召见昱,问计,昱曰……
《三国志·刘繇传》:繇兄岱,字公山,历位侍中,兖州刺史。
《魏武故事》:岱字公山,沛国人。以司空长史从征伐有功,封列侯。
《献帝春秋》:备谓岱等曰:“使汝百人来,其无如我何;曹公自来,未可知耳!”
孔伷字公绪,留下来的史料中,我们知道这人比较喜欢高谈阔论,没有什么实际的才干。
《后汉书·郑泰传》: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埶锐之干,临锋决敌,非公之俦。
桥瑁字公伟,是桥玄的侄子,恰好桥玄就是曹操的伯乐。是他伪造三公书信,发起了反对董卓专政的号角。
《英雄记》:瑁字元伟,玄族子。先为兖州刺史,甚有威惠。
《后汉书·桥玄传》:初,曹操微时,人莫知者。尝往候玄,玄见而异焉。谓曰:“今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操常感其知己。
《英雄记》: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陈卓罪恶,云"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
知道了这些人之后,我们也将介绍关东军集结之后的计划。这里就用曹操的诗句作为结尾:
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