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7月24日报道:夏天的博物馆总是特别热闹,相较于平时五点前闭馆,这几年,上海的博物馆总会在夏季周末举行若干场“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刚刚过去的周末,闵行区博物馆举行“那达慕节”主题夜,搭配现在正在展出的临展《漠北锋鸣——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精品展》,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扑面而来,哪怕赶上夜间强降雨,也吸引了超过2000余人前往。
大雨也浇不灭的热情,来自限定版内蒙“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古语音译,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为期5天,大会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拔河、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
而这次,闵博把“那达慕”大会搬进了博物馆内,市民在此体验射箭、拔河,品尝特色美食,充分感受民俗风情的魅力。博物馆内,搬来蒙古包,摆上草原游牧民族特色的矮桌,挂上五彩挂饰,营造出草原氛围感。“在上海就能体验草原风情”,吴维颖带着女儿从黄浦区过来,女儿已经换上民族服饰,拿起道具认真摆出拉弓、骑马、喝酒的姿势,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开心拍照打卡。“博物馆这种公共资源,最珍贵的不是免费,而是质量高”,吴维颖说,上海博物馆资源很丰富,用好他们也是门学问。记者现场看到,不少人都是下班后从市区赶来,只要展览好,活动好,郊区博物馆同样吸引力满满。
三年级的刘明衢一到闵博就拉着妈妈直奔二楼射箭比拼,此时已排上长队。等候多时,他在工作人员帮助下拉弓、射箭,射出三支箭,每一支都更接近靶心。“我们班级八个小朋友一起来的,这里有很多历史知识,而奇妙夜又多了许多游戏环节,射箭虽然有点勒手但太好玩了,第一次体验大人的弓箭”,刘明衢正坐在旁边休息,听到工作人员说,楼下的拔河比赛可以“加开”一场,让没有预约上的小朋友也有机会体验一番,他一蹦三尺高,背上小书包就往楼下冲。
闵行区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徐迪告诉记者,“力士拔河”因有人数限制,需要提前预约,分为青少年组(12周岁以下)和成人组(12周岁以上),每组限30人。预约方式一放出来就满额了,到了现场市民热情太高,又临时加开了几场。
同样人气的还有奇妙夜中加开的两场展览导览,《鄂尔多斯青铜器文物精品展》结合亲子活动也讲得更为生动,“这上面雕刻的猛虎咬住了一只猪,这只猪宁死不屈,它同样也是咬住了老虎的后腿,双方咬合非常激烈,也是体现当时游牧民族性格非常豪放……”,在导览员的讲述中,孩子们趴在展柜前,“哇!金灿灿的黄金,好闪!”
据悉,鄂尔多斯青铜器是我国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进程。本次展览通过300余件文物再现两千多年前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鄂尔多斯青铜器的最大特征是实用性强、造型淳朴自然、动物装饰题材丰富。闵行博物馆馆长刘静透露,之后准备每两年办一个少数民族相关的文物特展,和每年的汉族文物特展交相辉映。希望这座区级博物馆变成最好的历史课堂,变成市民美育之地,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大课堂。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