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原料动态 >
【新要闻】沪渝蓉高铁首座转体桥顺利转体

时间:2023-04-21 05:05:31    来源:湖北之声


(相关资料图)

4月18日,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新建沪渝蓉高速铁路荆门特大桥(共建段)跨焦柳铁路连续梁顺利转体,不仅为荆门西站如期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标志着沪渝蓉高铁首次桥梁转体施工圆满完成。

荆门特大桥(共建段)全长644.38米,其中跨焦柳铁路连续梁全长97.5米,转体后梁底距离营业线供电桁杆顶端最小距离为4.26米,转体施工难度大、风险高,是大桥的控制性工程。据中铁十一局集团沪渝蓉高铁武宜段站前5标质量总监李志永介绍,为确保焦柳铁路在项目施工期间的正常运营,项目建设者先在平行于焦柳铁路方向进行了连续梁挂篮悬臂施工,再利用铁路运行“天窗点”进行转体对接,在2台千斤顶的连续牵引下,经过45分钟的转动,重达2940吨的梁体,逆时针旋转52度后,横卧在焦柳铁路上方,成功实现了沪渝蓉高铁首次桥梁转体。“比较传统设计原位挂篮悬臂施工,采用转体施工技术最大限度减少了跨越铁路线路施工周期,有效降低了跨线施工的安全风险。另一方面,该技术在铁路、公路、市政及水利等领域运用广泛,技术较为成熟。”李志永说。

新建沪渝蓉高速铁路武汉至宜昌段站前工程5标,正线长度47.184公里。中铁十一局集团沪渝蓉高铁武宜段项目质量部长陈树康告诉记者,自进场以来,为确保顺利实现施工生产,项目建设者在安全质量管理、工艺革新、科技开发等领域广泛发力,采用了智能喷淋系统、手自一体化防雨系统、全自动钢筋加工生产线等先进工艺工装,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为项目高标准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往我们采用的人工洒水养护等传统施工工艺,存在施工误差明显,操作安全性差等特点,相比之下,智能喷淋系统将连续梁箱室内、梁体腹板设置定时程序自动喷淋、全方位、全时段养护,手自一体化防雨系统覆盖面广,速度快,全自动钢筋加工生产线精度高,能有效的保证施工质量。”陈树康说。

据了解,新建沪渝蓉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骨干通道之一,建成后东西横贯长江沿岸上海、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等六省市,串联起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对构建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江沿岸铁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主任苏涛介绍说:“项目建成后将更好地发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双城经济圈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沿线多个城市迈入高铁时代,极大便利人民群众出行,武汉3小时内可达上海重庆,作为祖国立交桥的中心地位将更加显著,对推动构建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之声记者:刘沛然 通讯员:金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