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原料动态 >
打开山水与烟火︱八位作家为千岛湖这座小城写了一本文艺范的书

时间:2023-08-08 21:54:03    来源:杭州日报


(相关资料图)

在杭州的西南角,藏着一座小山城,充满了重庆式的立体感与皱褶感:建筑若隐若现地镶嵌在茂林修竹之间,与山水相映,天然一副美丽面孔,“一城山色半城湖”。

过去的一年时间,周华诚、何婉玲、徐晓杭、孙雯、松三、吴卓平等八位作家走进千岛湖镇,寻访、体验以及感受那些散落在街巷、乡舍、湖泊、云朵深处的故事,并以此为引子,去发现小镇独特的自然之美、乡愁之美、人文之美。最终,这种种美好得以呈现在这本《松城无数花》之中。

日前,《松城无数花》的新书分享会在千岛湖镇骑龙巷慢生活街区的谦岛书院举行,周华诚、何婉玲、松三、吴卓平等作者与现场读者、嘉宾共同分享了分享该书策划、采访、创作过程中的有趣故事与动人瞬间。

周华诚是本书的主编,也是作者之一。他坦言,作为写作者,这是一个发现美好的过程,“只有接触真正生动的现场,才能把当下最动人的故事写出来。”

他的笔触涉及千岛湖镇的方方面面:《松的城》中,“环湖崇山峻岭之巅一百多万亩的松林里,一共有多少棵松树呢?又会飞扬出多少松花粉呢?唯树可知”;啊,鱼也可知,《大鱼记》里的鱼们,“吃着松花粉,喝着农夫山泉”,练就了紧致肉身;《芭蕉的美》中,“蕉阴是美的,露珠是美的,甚至无所事事也是美的”;而《铁核桃》一文中的喜凤,鲜活而炙热,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这场分享会,周华诚也将喜凤邀请至现场,“喜凤的铁核桃的摊子就在巷子里,和书店只隔着二三十个台阶。上一次在骑龙巷碰到喜凤,是去年夏天,她在敲铁核桃,咔咔的,动作利落,快人快语。台阶很多的骑龙巷,那时行人寥落,后来我写了一篇<铁核桃>,在<新民晚报>发表,又被一些刊物转载,今年还成了贵州中考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题,很多人在文字里认识了爱笑的喜凤。”“喜凤第一次参加读书会这样的活动,但她落落大方,笑嘻嘻的。她的笑实在很感染人。她在现场给大家读了这篇文章的一段文字,读得很好。她的笑,让人想起试卷上的题目,“喜凤为什么笑三次?”“”

事实上,千岛湖小镇之所以美好,很重要的原因,正是因为有很多像喜凤这样的人。

恰如本书序言中所言:“山的风格、湖的个性、城的底蕴,共同造就了色彩迥异却又融洽自得的松城气质,亦造就了松城人居可守乡土、出可向世界的性情与胸襟。”

《松城无数花》一书在创作过程中,有大量文章在《解放日报》《光明日报》《新民晚报》《杭州日报》《钱江晚报》等报刊发表,这也是对地方文化传播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